项目国
柬埔寨
柬埔寨
消除白内障失明计画:自2022年12月起,共享基金会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作,派遣了11批医疗团队到柬埔寨。截至2024年6月,该计画成功解决了波萝勉省的白内障积压问题,成为第一个实现这一里程碑的地区。 2024年7月29日,在金边举行了闭幕式,标志著该计画在波萝勉省取得圆满成功。随后,共享基金会与柬埔寨卫生部签署了新的谅解备忘录,将计画扩展至磅士卑省,目前该计画正在该省开展。迄今为止,共享基金会已在柬埔寨各地进行了7,200多次眼科筛检和5,200例白内障手术。
登革热健康防护计画:2024年7月29日,共享基金会与柬埔寨卫生部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启动其在柬埔寨首个媒介传播疾病防治措施计画。 共享基金会以磅士卑省为计画地点,捐赠了 335 盏灭蚊灯、395 顶蚊帐、28,000 个粘蝇夹、8,750 套登革热快速检测试剂盒以及 12,000 份登革热预防海报和宣传单。这些捐赠物资已分发至各级医疗机构,包括 1 家省级医院、3 家区级医院和 60 家卫生中心。捐赠物资广受欢迎,使医疗机构能够随时掌握所需工具,快速识别登革热患者并进行治疗,并消灭可能从感染患者身上传播疾病的蚊子。
吉布提
吉布提
消除白内障致盲计画:自2023年2月起,共享基金会与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合作,派遣了五批医疗团队前往吉布提。工程在吉布提首都吉吉布提结束后,于2024年11月迁至塔朱拉地区的中国援建医院。下一批医疗队将携带医疗物资返回吉布提市,流动眼科治疗中心也已返回吉布提。团队将继续努力消除积压病例,帮助更多患者恢复视力。迄今为止,共享基金会已在吉布提各地开展了7700多次眼科筛检和4,600例白内障手术。
登革热卫生防护计画:自2021年以来,共享基金会与吉布提卫生部合作,捐赠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以应对该国疫情。我们捐赠了登革热、疟疾和基孔肯雅病的检测试剂盒,增强了卫生系统应对和管理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
传统中医药:2024年,共享基金会与吉布提卫生部达成合作协议,旨在将传统中医药产品引进该国,并推广传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

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
登革热健康防护计画:随著登革热病例激增,洪都拉斯在2024年5月底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病例数的惊人成长促使共享基金会立即派遣一支团队前往当地评估疫情并协调应对工作。 2024年6月,我们在洪都拉斯启动了“登革热健康防护计画”。在首次出访后不到三个月,我们的团队就带著必要的物资和资源返回洪都拉斯,以协助控制登革热疫情。自2024年3月以来,我们已派遣了4支团队,并设立了实地办事处,以持续实施专案并进行未来的学生交流。 2025年3月,洪都拉斯卫生部与共享基金会联合发表声明,强调计画启动后,洪都拉斯2024年第四季的登革热病例较第三季减少了82%。此外,病例数在高峰过后8周内就恢复到了紧急状态前的水准。

老挝
老挝
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自2022年9月起,基金会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卫健委合作,向该国派遣了10批医疗团队。随著项目在每个阶段的成功完成,医疗团队先后两次搬迁至琅勃拉邦和占巴塞。2025年5月,老挝成为基金会第一个全面消除白内障致盲积压病例的国家。截至目前,我们已在全国完成了6,600多次眼科筛查和5,800例免费白内障手术。
天灾应对准备:2024年9月,台风“摩羯”袭击老挝北部地区,造成严重洪灾,其中琅南塔省受重大损失和破坏。为此,我们迅速派遣团队进行为期一周的灾后评估,并在当月稍后提供紧急援助。 基金会也积极协助重建琅南塔省医院的实验室,该实验室在洪水中被摧毁,严重影响了该社区的实验室检测服务。
登革热防控项目:由于洪水增加了登革热疫情和其他虫媒病传播疾病的风险,基金会向当地受灾地区附近的村庄和医疗机构派发了灭蚊灯、登革热快速测试剂和苍蝇纸等物资。


毛里塔尼亚
毛里塔尼亚
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自2023年10月起,基金会与黑龙江省卫健委合作,派遣了7批医疗队到毛里塔尼亚。在努瓦克肖特成功完成项目的第一阶段后,基金会与当地卫生部续签了合作备忘录,将把项目扩展至基法地区,预计将于2026年底完成。截至目前,基金会已在当地进行了8,100多次眼科筛查和1,900例免费白内障手术。

塞内加尔
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自2023年10月起,基金会与福建省卫健委合作,派遣了7批医疗队前往当地。项目首阶段在法蒂克地区开展,已于2025年5月顺利完成。下一期将在偏远地区的恩迪奥姆市启动,共享基金会更将成为首个在该市开展医疗人道救援的中国慈善组织。截至目前,基金会已在当地进行了6,400多次眼科筛查和4,000例免费白内障手术。

东帝汶
东帝汶
登革热防控项目:东帝汶是首个基金会实行虫媒病防控的项目国。2024年1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启动了“登革热防控先导项目”。团队走访全国各地的国家医院、转诊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开展,提供健康服务和教育项目,以加强预防和治疗。尽管2024年全球登革热病例激增,印尼和新加坡等邻国病例数增加了 2 至 3 倍的情况下,东帝汶的病例数却下降了10%。其他重要成果包括:东帝汶的登革热感染率创下四年来新低,2025年第一季与2024年相比下降了43%,更有三个地区的病例报告为零。这些成果于2025年3月发表在《刺针》杂志上,引证了项目的成功。
直接饮用水项目:东帝汶有38%的人口缺乏经改善的卫生设施,洁净的饮用水对于减少水传播疾病来说至关重要。 2024年7月,基金会启动了在当地的首个直接饮用水项目,并在教会和医院内实施。我们捐赠了100台净水机,由合资格的技术人员安装,以提供安全的饮用水。这些设备预计每年可提供超过40万加仑的饮用水,节省80万美元的成本,并减少300万个一次性塑胶瓶的使用。
青年发展计划:自2024年以来,基金会与东帝汶天主教大学合作,开展青年发展计画。首批 31 名学生于 2025 年 2 月和 4 月完成了预备培训,与当地医护人员和受益者进行了交流,加深了他们对登革热控制和水安全措施,以及社区的了解。


瓦努阿图
天灾应对准备:瓦努阿图是世界上受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著登革热、反复爆发的疟疾以及频繁发生的天灾:例如在2024年12月发生的7.3级大地震,造成了大面积破坏和居民流离失所。由于当地有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地震加剧了疾病的风险,令医疗系统出现庞大压力,基金会因而向位于首都的维拉港医院提供了紧急救援和医疗设备,并与地方政府合作进行灾害应变和疾病预防工作。
登革热防控项目:2025年2月5日,基金会与瓦努阿图卫生部签署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合作备忘录。此次合作启动了“疟疾、登革热及虫媒疾病防控项目”(2025-2027年),并将在同年3月到7月展开先导项目。基金会合共捐赠7.5万个蚊帐、4万张苍蝇纸、1万个登革热快速测试剂和1,000盏灭蚊灯,以协助减少虫媒疾病的传播。基金会亦透过两次大型的社交媒体宣传,与及提供5,000套健康教育教材来加强推广。这种综合方法旨在增加大众对公共卫生的认识,借此巩固瓦努阿图医疗体系的韧性。
天灾备用物资包:从2025年4月到7月,基金会向首都维拉港附近高风险地区的农村(包括萨马、塔卡拉、梅勒马特、梅莱和埃拉科尔)提供了5,000套天灾备用物资包。这些物资包旨在帮助居民在天灾来袭前做好准备,提供净水片、医疗包、清洁用品、手摇收音机和救援绳索等必需工具。透过这个项目,超过2.5万名居民直接受惠获取基本应急资源,增强应急准备,并降低飓风、地震或洪水过后的直接健康风险。此项目与当地酋长、医疗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密切合作,为瓦努阿图村庄建立长期的天灾应对能力。


其他项目
中老铁路
中老铁路
登革热防控项目:自项目启动以来,基金会在中老铁路沿线安装了1,000盏灭蚊灯,覆盖中国云南省19个车站和老挝境内5个车站。此外,我们还积极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帮助老挝有效防控登革热,遏制中老两国之间的跨境传播。
这项工作不仅改善了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还加强了该地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2025年5月10日,我们与中老铁路公司续签了合作备忘录,将“登革热防控项目”的合作期延伸两年。

金港公路
金港公路
登革热防控项目:项目目前在金港公路顺行开展中,这条高速公路全长187公里,是中柬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项目。截至2025年1月,基金会已在高速公路的休息区和员工工作室合共安装了160盏灭蚊灯。


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