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0
dot-red
本地工作

共享基金会东帝汶登革热防控项目成果 刊登医学杂志《刺针》

20250310-1
20250310-2
20250310-3
20250310-4

基金会在东帝汶开展的「登革热防控先导项目」成效显著,与邻近国家上升2至3倍的情况下,当地登革热的整体感染率较同期下降10%,形成强烈对比。此成果亦已刊登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刺针》(The Lancet)。

文章由基金会管理层及项目团队撰写,包括总干事及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对外事务)陈英凝教授、研究及发展总监及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兼任讲师杜沛欣、项目专员(东帝汶)陈卓瑜,以及主席梁振英。

项目背景
登革热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三级紧急事件。在2024 年,全球有超过 1000 万人感染。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直接治疗的方法,防控工作仍是最好的干预措施。传统方法如化学喷洒、生物防治等的成本高昂,并在物流上及生态方面存在挑战及不确定性。

2024 年 1 月,基金会在东帝汶卫生部、中国驻东帝汶大使馆的支持下,开展全球首个「预防登革热先导项目」,以在应对东帝汶登革热病例不断上升的情况。东帝汶自2021年底以来,当地的登革热病例激增,与几年前相比更是处于异常高的水平。先导项目包括向当地捐赠大量的防蚊物资,五件套装包括:灭蚊灯、苍蝇纸、蚊帐、快速测试剂和大量教育宣传海报,所有物资覆盖全国14个省份。

鉴于先导项目的成功,基金会在2024年7月正式启动为期两年的「登革热防控项目」,提升东帝汶人民健康水平,并为其地区及其他防控项目提供可贵的公共卫生方面经验。该项目会在全国国家医院、转诊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开展,提供基本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公众卫生意识、改善预防措施,并为受登革热影响的患者提供治疗。

项目执行

登革热防控项目物资应用:

  • 灭蚊灯消灭所有携带登革热病毒的媒介——蚊
  • 快速测试剂能及早发现登革热个案,以便及时治疗和隔离
  • 经杀虫剂处理的蚊帐能将感染者进行隔离,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 苍蝇纸主要捕捉蚊,以减少蚊的数量及感染登革热的风险
  • 教育海报能提高公众意识以促进社区参与登革热预防工作

项目成果:

  • 在 2024 年登革热流行季节期间,东帝汶的登革热发病率较2023年同期整体下降 10%;同时印尼和新加坡等邻国病例数却增加了 2 至 3 倍
  • 东帝汶首都帝力的登革热发病率从 2023 年估整体个案的 77% 下降至2024 年 的46%
  • 快速测试剂的使用不但改善了早期诊断和治疗,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就医情况,进一步遏制了病毒传播

项目意义

共同作者、主席梁振英表示:「基金会不仅是在项目国实地工作的实干型团队,也是专注钻研科学理论及知识的团队。在共享中国人的爱心和技术外,我们亦希望透过在学术期刊共享中国知识和智慧,以中国方案解决问题。」

总干事陈英凝教授表示:「为在各国执行不同的人道救援项目,基金会一直与不同学术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并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确保基金会提出的方案有效可行。特别感谢两位青年同事在地实践项目之外,更努力搜集数据及撰写文章,让基金会项目成果首次登上学术界的重要期刊。」

完整的文章《以物理手段控制登革热病毒疫情的成功》已发表在医学杂志《刺针》,可在线上查阅:https://bit.ly/4bEyLUY

支持共享基金会

共享基金会欢迎各类型的支援,包括捐款,捐赠设备或是免费专业服务。

img-support

刊物

img-newsletter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