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環境
共享基金會認為獲得潔淨的水源並居於安全的環境是人類的生活基礎,各個社區應具備能保障健康、預防疾病的設施來處理公共健康問題。因此,我們透過針對性的人居環境管理,致力於協助改善公共衞生,當中措施包括利用淨化技術應對食水資源的短缺,利用太陽能為貧乏地區供電,以及實施廢棄物管理系統以遏制疾病傳播。透過應對這些相互關聯的難題,我們希望為弱勢社群提供足以發展的資源,同時為未來一代建立保護生態的系統。
直接飲用水項目
受污染的水源是一場無聲的危機,全球有20億人無法取得安全的飲用水,而這也是兒童死亡和霍亂等可預防性疾病出現的主因。在東帝汶,70%的地表水受到污染。為此,共享基金會在當地開展「直接飲用水項目」,安裝了100台納米技術飲用水機,將或潛在污染的水質轉化為潔淨的可飲用水源。見前,這些機器已安裝在醫院、教堂和社區中心,有效地為當地:
- 每年提供40萬加侖免費飲用水
- 每年為社區節省80萬美元
- 每年減少300萬瓶塑膠垃圾
我們透過創新技術,與當地合作夥伴的關係互相結合,為人類的基本需求轉化為長期健康和環境進步的催化劑。

有關動態

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