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9

攀山涉水派物資 7星期迅速籌備項目

基金會一直留意不同發展中國家的醫療需求,推動不同的公共衞生項目。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報告,東帝汶登革熱病例自2021年年底激增,處於異常地高的水平。有見及此,基金會在去年12月起,派出不同團隊到當地考察,攀山涉水走訪當地的醫療機構,了解當地醫院、社區健康中心及衞生所的衞生環境,以及當地蟲媒傳染病的情況後,決定在當地開展全球首個「預防登革熱先導項目」。

基金會團隊及義工攀山涉水到不同醫療機構派發物資,包括5 萬個登革熱病快速檢測包、500 個蚊帳、2600 個滅蚊燈和 3 萬張滅蠅紙,並向當地人進行相關的防蚊教育,從早期診斷、預防、保護及教育措施多管齊下,以增加他們對登革熱的認識及減低染病的風險。整個項目將覆蓋當地6所醫院及近300間社區健康中心及衞生所。

港澳義工拼船出海 深入社區教育推廣
鑑於東帝汶是前葡萄牙殖民地,當地語言以葡萄牙語及德頓語為主,基金會是次項目義工團隊由香港退役紀律部隊成員、青年人及澳門科技大學教師組成,前兩者分別負責派發物資及進行公共衞生教育,後者則派出3名葡萄牙語教師作義工翻譯,作為基金會團隊與當地人的溝通橋樑。基金會派出團隊人數達18人,為歷來項目之冠。

東帝汶的醫療機構遍布全國東西南北不同地方,部分醫院位於海拔2千多米高、甚至需乘坐飛機才可抵達。共享基金會總幹事陳英凝教授指出,「基金會項目為期約9個月,項目並非只是捐贈物資,而是從早期診斷、預防、保護及教育措施多管齊下,期間將確保所有物資順利派發到不同醫療機構,並教導當地人使用物資的方法,更會進行公共衞生教育,控制當地登革熱傳播」。陳英凝又補充,在當地醫院視察時,遇上一位12歲病人因缺乏快速測試,在第12天才確診登革熱,加上該醫院的蚊帳殘破,增加登革熱傳播風險,反映基金會的物資捐贈對當地醫療機構十分重要。